<
    之前朱祁钰所说已经得到了王莽的正确确认,所以无需让朱祁镇再重复一遍,直接从第二次登基皇位后开始。

    朱祁镇苦等七年,终于二次登基皇位,可能是太兴奋了,以至于当时忘了废黜朱祁钰的皇位。

    因此在大明历史上有这么几天时间‘二帝并存’,且都是合法皇帝。

    不过也就几天,想起来后,朱祁镇立马下诏废黜朱祁钰的皇位。并赐其谥号为“戾”,称为:郕戾王。

    戾这个字,可是一个恶字。简直是将朱祁钰定在了历史的耻辱柱上。

    而且朱祁钰死后,朱祁镇也没给他庙号。

    听到这,朱祁钰就已经忍不住又想动手了,但被朱瞻基拦了下来。

    朱祁镇二登龙位,比之之前,成熟了一点,但不多。

    做的好事有几个,比如石亨因为复立有功,从而权倾朝野。但朱祁镇没给他进一步得寸进尺的机会,忍无可忍后,将其废杀。

    再比如,朱祁镇废除了从朱元璋开始的宫妃殉葬制度。某种程度来说,是朱祁镇历经人生起伏后的顿悟。

    老毛病还是存在,就是不会识人。

    不过总的来说,第二次当皇帝比第一次的时候强一点。

    公元1464年,朱祁镇病逝,终年三十七岁。

    ...

    秦始皇摆了摆手:“老朱啊,你自已定吧。”

    朱元璋:“朱祁镇不知分寸,宠信奸小,害得咱大明五十万将土,全部死于土木堡!所以,咱要打他五十万杖刑,已慰将土们的在天之灵。”

    朱祁镇一惊:“没有没有,只有二十万,是二十万。”

    朱元璋看向朱祁镇:“你不是号称五十万吗。”

    “呃..是号称五十万,但实际只有二十万,还是打二十万吧。”

    “咱只知道五十万,不知道二十万。打!”

    朱祁钰:“是!”

    朱祁钰最兴奋,与众人将其拖了下去。

    ...

    第413章 她跟我同龄啊

    龙珠爆增,土豪了起来。

    三国、唐、元、明,各充值十万,加上另外十一块兵符各补充一万。花费51万龙珠。

    众人神兵这次损耗也不小,都需维修,且再次升级。

    新增神兵人员四人:李隆基、朱温、石敬瑭、朱棣。

    (东、西两魏属北魏,武周属大唐。)故此,所有国朝无一例外,都至少有一人拥有神兵。

    李隆基两千龙珠热武器:温切斯特m1897(霰弹枪),然后直接升级到三万档次的围城黄金版。

    三万档次后,会飞,还有护主功能,弹夹从五发扩充到二十发,喷子面前人人平等。

    王莽乐了:“鸡哥拿喷子,妙啊~~鸡哥!快喷死那些小黑子!”

    李隆基右手持枪,左手握托,往后一拉,咔嚓一声上膛:“哪呢!我看谁敢露头!”

    朱温三万龙珠神兵:忠唐剑。

    李世民一脸黑线:“你特么能不能换一个!”

    朱温:“我对大唐忠心耿耿啊!”

    赵匡胤:“好家伙,讽刺到家了。”

    石敬瑭三万龙珠神兵:长啸斩马刀。

    李嗣源:“女婿,如今你可算是有神兵了,心情如何。”

    石敬瑭:“很兴奋啊,以后婿愿跟着岳父大人混,你在哪一队我就去哪一队。”

    李嗣源:“大可不必。”

    朱棣五万龙珠神兵:永乐剑。

    李隆基、朱温、石敬瑭:“凭什么他是五万。”

    秦始皇:“凭什么他不能是五万?”

    三人一缩脖子不敢说话了。

    朱棣:“多谢始皇。”

    朱元璋:“咱这才刚刚升级到五万,结果你就和我一个档次了。”

    朱棣:“嘿嘿,孩儿哪能跟爹比。以后出城,爹指哪我打哪。”

    朱元璋:“嗯,没白心疼你。”

    ...

    如此这般,这般如此。

    二十多天后。

    一声龙吟响彻在了围城上空。

    就见天空上写:

    明朝第八任皇帝:明宪宗朱见深(公元1447年——1487年)

    朱祁钰:“唉..”

    朱瞻基:“唉个屁你唉,不管是你儿子还是他儿子,都是我孙子。”

    众人随之上前,唯独朱祁镇没来,在屋里躺着根本下不来床。

    朱见深一见这架势:“你..你你..你你们是..是..是什么..人。”

    朱元璋见他说话这般,就莫名来气:“慌什么慌!咱大明皇帝不准有孬种。”

    朱棣:“爹,感觉他可能不是慌乱。”

    朱元璋蹙眉:“难道是个结巴不成。”

    朱见深:“你..你们到底..底是..是谁。”

    朱元璋嘴角一抽,还真是个结巴。

    朱祁钰:“不对啊,他小时候说话挺正常的,怎么长大成结巴了。”

    朱瞻基:“你先别说话,我来跟你解释。我是你皇爷爷....”

    一刻钟后。

    朱祁镇被孙亮等人弄死复活。

    孙亮:“别高兴太早,开完会后接着打。”

    朱祁镇欲哭无泪。

    ‘咸阳宫’内。

    朱祁镇见到了自已儿子。

    “儿啊,你可算来了。能不能替爹分担一点杖刑啊。”

    “能..能能..”

    “能!果然是爹的好儿子。”

    “能..能不能不..不分担啊。”